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30

130.我们与他们谈

130.我们与他们谈论了一会儿各种话题后,我问他们拜的是什么神。他们说,他们拜一位天使,祂向他们显为一个神性人,因为祂闪耀光芒。他们说,祂教导他们,并让他们明白当做什么。他们又说,他们知道至高神在天使天堂的太阳中;祂向他们的天使显现,不向他们自己显现。对他们来说,祂太伟大了,以致他们不敢拜祂。他们所拜的那位天使是一个天使社群,主派这个社群看顾他们,教导他们何为公义、公平。因此,他们从一种火焰拥有光,这火焰看似一个小火炬,非常火黄。原因在于,他们不崇拜主,因而不能从天使天堂的太阳,只能从一个天使社群那里获得光。若主允许,一个天使社群就能向住在低层区域的灵人提供这种光。我也看见这个天使社群,它在他们之上的高处;我还看到发出那光的火焰。

属天的奥秘 #4328

4328.我还曾被指

4328.我还曾被指示心智的意愿或意志部分和理解部分总体上是何情形。构成主的属天教会的上古之人(参看1114-1123节)就具有包含良善的意愿或意志和包含源自那良善的真理的理解;对他们来说,这二者合而为一。然而,形成主的属灵教会的古人具有完全被摧毁的意愿或意志,但仍具有完好无损的理解,主通过使人重生在这理解里面形成一个新的意愿或意志,并通过这新的意愿或意志也形成一个新的理解(参看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1555, 2256节)。
就良善而言,属天教会是何情形,可通过从天而降的蓝柱来说明;蓝柱的左侧充满光明,就像太阳放射的炽热火光。这代表那些人的第一个状态;蓝色代表他们的意愿或意志,也就是良善;炽热火光代表他们的理解。后来,这个柱子的蓝色变得暗红,这代表他们的第二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两种生命,即意愿的生命和理解的生命,仍行如一体,只是就来自意愿的良善而言,更为暗淡了。因为蓝色表示良善,而炽热的火光表示源自良善的真理。
此后,柱子完全变黑了;柱子周围有一道通过某种闪光事物而斑驳并呈现出各种颜色的亮光;这些变化表示属灵教会的状态。黑色柱子表示意愿或意志完全被毁,无非是邪恶;通过某种闪光事物而斑驳的亮光表示主在理解中提供了一个新的意愿或意志;因为在天上,理解由亮光来代表。

属天的奥秘 #9128

9128.“若太阳已

9128.“若太阳已经升起照到他”表如果他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清楚看到它,即看到正在进行的偷窃。这从“太阳升起”的含义清楚可知,“太阳升起”是指在光中被看到,因而是指它被清楚看到,在此是指良善或真理正被夺走,这由“偷”来表示(参看9125节)。“若太阳已经升起”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前一节所提到的“贼挖洞被抓”表示暗中夺走良善或真理,因而是指它没有被看到(9125节)。之所以说从“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被看到”,是因为这种行为是被内在人看到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故有必要说一说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看见是什么意思。一个人在自己里面看见他所思所愿,因而所言所行是良善还是邪恶,因而是真理还是虚假。除非他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看见,否则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看见就从外在人里面的内在人的视觉看见。这就像肉眼的视觉;肉眼无法看到在它里面的东西,只能看到在它外面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如何看到自己里面的良善和邪恶。然而,一个人对此可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有些人则根本看不见。看见它的,是那些已经从主获得信与仁的生命之人,因为这生命是内在生命,或内在人的生命。这些人凭着信而处于真理,凭着仁而处于良善,故能看见自己里面的邪恶和虚假;因为凭良善能看见邪恶,凭真理能看见虚假,但反过来不行。原因是,良善和真理在天堂和天堂的光中;而邪恶和虚假在地狱和地狱的黑暗中。由此明显可知,那些沉浸于邪恶,并由此沉浸于虚假的人不可能看见良善或真理,甚至连他们自己里面的邪恶和虚假都看不见。因此,他们也不可能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看见。
  不过,要知道,从里面或更内在的层面看见就是从主看见;因为视觉的情况和存在的一切事物是一样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凭自己存在,而是凭先于或高于自己之物存在,因而最终凭最初和至高者存在。最初和至高者就是主。凡明白这一点的人也能明白,存在于一个人里面的生命的一切皆来自主;由于信和仁构成一个人最真实的生命,所以仁的一切和信的一切皆来自主。一个被赐予比其他人更大的思维和觉知能力的人也能由此明白,主看见存在于一个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甚至最小的事物。然而,邪恶和虚假并非出自比它们自己更高的事物,而出自更低的事物。因此,他们并非出自主,而是出自世界;因为主在上,世界在下。因此,对那些沉浸于邪恶,并由此沉浸于虚假的人来说,内在人在上是关闭的,在下是敞开的。这就是为何他们以一种颠倒的方式来看待一切,即视世界为一切,视天堂为虚无。也正因如此,在天使看来,他们是颠倒的,脚朝上,头朝下。凡在地狱里的人都是这样。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